從前有一位陳居士,他接觸了佛教以後,就對於參禪打坐很有興趣,只要聽說哪個道場有禪七活動,便不辭路途遙遠,前往參加。多少年來,他在禪堂裡度過無數的寒暑歲月。直至某天,他不再熱中禪七的修行,每日用過早餐後,便神秘兮兮地出門。他的太太滿腹狐疑,以為他有了外遇,於是尾隨跟蹤,一探究竟。陳太太跟蹤了幾天,卻只看到陳居士站在馬路旁,專注地觀看往來的人車。她心中產生疑慮,會不會是老公精神出問題?這消息不久就在親友間傳開來。家人關切地詢問:「為什麼要站在馬路上,有什麼好看的東西?」朋友也說:「老陳啊!你是個老爹,在禪堂眼觀鼻,鼻觀心,多少年的修行,怎麼不再參禪打座?反而跑到馬路觀看花花的世界?」陳居士起初不願回答,後來實在不忍心親友的牽掛,終於開口:「我經過禪堂多年熬練,有了體會,真正的禪者,不是在蒲團上覺悟成佛的,要和世界的一切眾生心意結合。一個禪者,如果眼中沒有芸芸眾生的悲歡;聽不到眾生的苦難音聲;身心沒有貼近眾生的脈動;他是頂不到諸佛的萬里晴空,踏不到覺悟的琉璃寶地。馬路像蜿蜒的生命河流,漂浮著眾生的愛恨情仇,也細說著因緣來去的秘意!馬路,是人間的大禪堂呀!三世諸佛都在人間成佛,菩薩道果,都以眾生為種芽。參禪打坐不是逃避世間的人群。真正的禪者,可以容納山河大地,一切眾生都在他的身心世界,沒有對恃,沒有隔絕。禪者,如果只是貪戀山林,厭喧求靜,充其一生,不過是枯木焦芽!內心滋長傲慢的邪見,把迷悟看成兩邊,將淨穢截為兩半,如覓兔角,偏離解脫的大道。任何的修行法門,都意在使我們改心換性,令剛強得柔軟,諍論化祥和,嗔恨轉慈悲,愚痴成智慧,具足健全的人格,所謂「人成即佛成」。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,是我們行道的眼目,度往彼岸的舟船。禪,遍一切處,在此處也在彼處,山林水邊,街道馬路,都是參透人生公案的美好助緣。